Zillow 2025:成長與市場全景解析

最後更新於 June 17, 2025

想像一下這個畫面:週六早上,你手裡捧著咖啡,悠閒地滑著 Zillow 看房——不是因為真的要搬家,而是因為,現在誰沒事都會逛逛 Zillow?不管你是第一次買房的小白、老練的投資客,還是單純幻想有個帶泳池的中世紀現代宅,Zillow 已經變成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最佳觀察窗。每一次「只是看看」的背後,其實都有一波數據浪潮,正在悄悄改變 2025 年的買賣與租賃生態。

身為長期投入 SaaS 和 AI 工具開發的從業者(老實說,我自己也常在 Zillow 上「雲看房」),我對 Zillow 的數據不只是反映市場,更深刻影響市場這件事感到超級著迷。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深入這些數字、趨勢和洞察,看看 Zillow 怎麼在今年主導房地產生態圈。不管你是做銷售、行銷、科技,還是想在聚會上聊點專業話題,這份數據導向的 Zillow 2025 指南絕對值得收藏。

Zillow 數據總覽:2025 年重點統計

先來一波重點數字,這些不只是統計,更是美國房市的心跳聲:

  • 每月 2.27 億獨立用戶(2025 年第一季),創下新高,年增 5%。
  • 單季 24 億次造訪
  • 美國房地產入口網站流量超過 50% 來自 Zillow,是第二名的兩倍以上。
  • 2024 年營收 22 億美元,年增 15%。
  • 2025 年第一季營收 5.98 億美元(年增 13%),獲利能力持續提升。
  • 創新高的 4,600 萬租屋家庭透過 Zillow 找房。
  • 在售房屋 Zestimate 中位誤差僅約 1.9%,演算法精準度大幅提升。
  • 美國房價中位數(ZHVI):36.8 萬美元(2025 年中)。
  • 全國租金指數(ZORI):每月 2,049 美元,年租金漲幅降至約 3–4%。

如果你是數字控,可能已經驚呼:「Zillow 根本是房市的主舞台!」如果你對數字沒感覺,別擔心,接下來我會用最白話的方式,帶你看懂這些數據對現實的影響。

Zillow 用戶輪廓:2025 年誰在找房?

Zillow 2025 年的觸及範圍真的很驚人。經歷 2023 年小幅下滑後,平台再創新高,每月 2.27 億獨立用戶,幾乎等於美國總人口的 70%——男女老少全包,甚至可能還有會用電腦的寵物。

Zillow 用戶有哪些人?

Zillow 的用戶組成超級多元,涵蓋美國房市各種角色:

  • 租屋族: Zillow 的隱形主力。每年「搬家租屋」的人數約是購屋者的三倍,活躍度超高。2025 年有 4,600 萬租屋家庭,Zillow 是他們找房首選。
  • 買賣雙方: 2024 年約有 400 萬「積極找房」用戶在 Zillow 上搜尋,平台透過 Premier Agent 網絡促成超過 140 萬買家媒合
  • 投資人與房東: 利用 Zillow 的數據(Zestimate、租金行情等)做投資決策與物業管理。

用戶輪廓:點擊背後的真實面貌

  • 租屋族中位年齡: 42 歲(但最近搬家者中位數僅 31 歲)。
  • 家庭用戶:三分之一租屋家庭有 18 歲以下小孩
  • 中高齡族群: 長期租屋者中位年齡 44 歲,許多 50–60 歲屋主也會用 Zillow 觀察市場或考慮換屋。
  • 多元族群: 約 19% Zillow 租屋用戶為非裔(全美成人僅 12%),女性佔 57%。

用戶如何使用 Zillow?

不只是隨便滑滑。Zillow 80% 流量來自直接或自然搜尋,顯示用戶會反覆回來查 Zestimate、追蹤價格變化、探索社區。2023 年 72% 買家曾用過 Zillow Group 旗下網站,約三分之一與 Premier Agent 聯繫。

Zillow 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來看看 Zillow 的領先幅度:

平台2024 年平均月訪問量市佔率(以 Zillow 為基準)平均停留時間
Zillow.com3.66 億100%(基準)約 5:51
Realtor.com1.42 億約 39%約 5:30
Redfin.com1.08 億約 30%約 4:13
Homes.com4,680 萬約 13%約 3:25

Zillow 的流量比後三名加起來還多。即使新對手 流量翻倍,Zillow 依然是業界標竿。就像參加 5K 跑步,發現 Zillow 早就跑完馬拉松。

Zillow 營收結構:房產巨頭怎麼賺錢?

Zillow 的商業模式經過多次轉型——還記得他們曾經玩過 iBuying,結果虧了快 9 億美元嗎?現在的 Zillow 更精實、更會賺錢。

營收分布(2024–2025)

  • 2024 年總營收: 22 億美元,年增 15%。
  • 2025 年 Q1 營收: 5.98 億美元,年增 13%。
  • 獲利能力: 2025 年 Q1 調整後 EBITDA 利潤率達 26%,公司預期獲利持續成長。

營收來源

  • 住宅(買賣): 2023 年 14.5 億美元(約佔 75%),主要來自 Premier Agent 廣告與相關服務。
  • 租賃: 2023 年 3.57 億美元(約 18%),2025 年 Q1 租賃營收年增 33%。
  • 房貸: 2023 年 9,600 萬美元(約 5%),成長迅速——2025 年 Q1 房貸營收年增 32%。
  • 其他: 約 4,000 萬美元(新建案廣告、技術服務等)。

Zillow 的營收成長速度已經超越房市本身,代表每一筆交易的變現能力都在提升,產業支出佔比也越來越大。

廣告與名單媒合:Zillow 成長的引擎

對房仲來說,Zillow Premier Agent 計畫就像每日必備。經紀人付費在指定郵遞區號曝光並獲取潛在客戶。規模驚人:

  • 2021 年超過 140 萬買家透過 Premier Agent 媒合,現在只會更多。
  • 平均每 4 秒就有一位買家與 Premier Agent 連線
  • 使用 Premier Agent 的經紀人平均成交量高 60%
  • Premier Agent 營收: 2023 年 14.5 億美元,佔總營收約 75%。

Flex 模式

Zillow Flex 計畫讓經紀人只在成交後才付費,採「成交才收費」模式。費率最近從 35% 調高到 40%,Flex 現在已經佔 Premier Agent 營收約 25%。

經紀人投資報酬率

  • 每筆名單成本: 小型市場約 139 美元,大型都會區超過 200 美元。
  • 頂尖經紀人每月廣告預算 1,000–3,000 美元以上
  • 超過 84,000 名經紀人投放廣告,重點鎖定高產團隊。

雖然經紀人常常抱怨費用高,但 Zillow 的龐大流量讓「不上 Zillow 廣告」就像參加商展卻沒帶名片一樣,風險超高。

Zillow 與房地產市場:2025 年趨勢與洞察

Zillow 不只是房市的鏡子,更像天氣預報、股市行情和魔術水晶球的綜合體(而且答案還很明確)。他們的預測和數據深刻影響買家、賣家和整個產業。

2025 年市場趨勢:Zillow 觀察到什麼?

  • 房屋成交量: 2025 年預計 414 萬戶現有房屋成交,比 2024 年成長 1.9%。
  • 房價: 今年初漲勢後,Zillow 預估 2025 年房價將小幅下跌約 1.4%,整體持平。
  • 供給量: 市場供給逐步回升,約 124 萬戶待售(仍比 2019 年前低 26%,但持續改善)。
  • 房貸利率: 約 7%,市場期待年底降到 6% 中段或 5% 高段。
  • 可負擔性: 典型房貸月付自 2019 年以來翻倍,讓許多買家觀望。

地區差異

Zillow 數據顯示各大都會區差異很大。例如 2024 年底 哈特福(+7.5%)與克里夫蘭(+7.2%) 租金漲幅領先全美,Sunbelt 地區如奧斯汀則持平或下跌。

降價潮

對於想撿便宜的買家來說:2025 年 1 月有 23% 的房源降價,創下 2018 年以來同期新高。

Zillow 租金估算:如何影響租賃市場

對租屋族和房東來說,Zillow 的 Rent Zestimate 和 ZORI(Zillow Observed Rent Index)已經是業界標準。

  • 租金 Zestimate: 涵蓋超過 1 億戶住宅,中位誤差 5–10%(以免費工具來說已經很精準)。
  • 全國 ZORI: 2025 年 5 月為每月 2,049 美元。
  • 租金成長: 年增幅降到約 3–4%,遠低於疫情期間的雙位數暴漲。

租賃市場趨勢:從可負擔性到「租屋國度」

  • 創新高的 4,600 萬租屋家庭,約佔全美家庭 36%。
  • 人口結構變化: 更多家庭和中高齡族群選擇租屋。三分之一租屋家庭有 18 歲以下小孩,24% 為嬰兒潮世代。
  • 可負擔性: 美國租屋族中位數約 30% 收入用於房租,昂貴都會區甚至超過 40%。
  • 租金優惠: 2025 年初每三筆租賃就有一筆提供優惠(像是免一個月租金)。
  • 長期租屋: 越來越多人選擇長期租屋,單戶住宅租賃(多由投資人持有)自 2020 年以來成長 40%。

結論?租屋早就不是年輕人的過渡期,而是千萬家庭的長期選擇,Zillow 也成為他們的首選平台。

Zillow 市場地位:優勢、挑戰與未來展望

用 SWOT 分析來拆解 Zillow 的競爭力(放心,MBA 術語我會簡化):

優勢

  • 規模無人能敵: 房地產網站流量第一,每月 2.27 億用戶。
  • 品牌滲透: 「Zillow」幾乎變成動詞。
  • 數據與技術: Zestimate、ZHVI、ZORI 已經是業界標準。
  • Premier Agent 市場: 壟斷經紀人廣告市場,營收和定價能力都很強。
  • 財務穩健: 現金充裕、負債低、獲利能力提升。
  • 產品生態系: 打造「房產超級 App」,整合找房、貸款、租賃等多元服務。

劣勢

  • 高度依賴房市週期: 房市冷卻時,Zillow 成長也會受限。
  • 過度仰賴 Premier Agent: 主要營收還是來自經紀人廣告。
  • Zestimate 準確度爭議: 雖然持續改善,但偶爾失誤還是會影響信任。
  • 過去失誤陰影: iBuying 失利還是個警惕。

機會

  • 深化交易變現: 房貸、租賃、新建案等多元收入。
  • 租賃市場: 超過 250 億美元的潛在市場。
  • 新技術與數據產品: 更多 B2B 服務、API 與整合。
  • 市場復甦: 房市回溫時,Zillow 有望受益最大。

威脅

  • 競爭加劇: CoStar 旗下 強勢崛起, 也虎視眈眈。
  • 產業規則變動: 佣金訴訟、MLS 規則調整、專屬房源興起,可能衝擊 Premier Agent 模式。
  • 總體經濟風險: 高利率、低庫存或經濟衰退都可能拖慢成長。
  • 經紀人反彈: 如果費用太高,經紀人可能會找替代方案。

Zillow 統計數據的意義:買家、賣家與投資人的啟示

Zillow 的數據不只給房產專家參考(老實說,我就是那種人)。2025 年,不同用戶這樣運用 Zillow:

買家

  • 掌握時機: 追蹤降價、庫存和房貸利率,決定何時出手。
  • 議價利器: 利用 Zestimate 和歷史紀錄做出合理出價。
  • 即時通知: 隨時掌握新房源和價格異動。

賣家

  • 訂價參考: 以 Zestimate 為起點,結合在地行情調整。
  • 行銷工具: 善用 Zillow 列表、3D 導覽和數據分析吸引買家。
  • 上市時機: 提早掛牌,避開潛在跌價期。

投資人

  • 收益分析: 比較各城市 ZHVI 和 ZORI,尋找投資機會。
  • 市場選擇: 依據租金和房價趨勢決定買進、翻修或持有。
  • 風險控管: 留意市場降溫或租金優惠增加的訊號。

Zillow 的資訊公開讓市場更透明——過去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訊息,現在人人都能掌握。事實上,聯準會也用 Zillow 的租金指數作為即時通膨指標。Zillow 早就不只是房源網站。

重點回顧:2025 年 Zillow 必看數據

最後幫大家整理幾個最值得關注的趨勢和數字:

  • 用戶規模: 每月 2.27 億人,Zillow 的用戶就是市場本身。
  • 營收表現: 2024 年 22 億美元,雙位數成長且獲利提升。
  • 市佔率: 超過 50% 的房地產入口網站流量,遠超競爭對手。
  • 房價動態: ZHVI 36.8 萬美元,2025 年預計小幅下跌約 1%。
  • 租金趨勢: 全國 ZORI 每月 2,049 美元,年增幅降至 3–4%。
  • 可負擔性: 租屋族平均 30% 收入用於房租,許多城市要六位數年薪才能負擔。
  • Premier Agent: 仍是現金牛,但 Flex 和新產品正帶動多元營收。
  • 潛在威脅: 關注 競爭、產業規則變動和總體經濟風險。

不管你在銷售、行銷、科技還是電商領域,這些數據都不只是冷知識,更是預測市場和商業走向的重要指標。如果你只是來 Zillow 做白日夢,我懂你。但下次滑房源時,這些專業數據也能讓你在朋友面前大放異彩。

想獲得更多數據洞察?

如果你和我一樣熱愛數據,歡迎瀏覽更多 內容,像是我們對 的深度解析,或是 。想自動化數據流程?不妨試試 ,我們的人工智慧網頁爬蟲專為商業用戶設計,讓你輕鬆把網路數據變成決策依據(也許還能少滑一點 Zillow……當然,偶爾放空也沒關係)。

立即用 Thunderbit 擷取 Zillow 數據
Shuai Guan
Shuai Guan
Co-founder/CEO @ Thunderbit. Passionate about cross section of AI and Automation. He's a big advocate of automation and loves making it more accessible to everyone. Beyond tech, he channels his creativity through a passion for photography, capturing stories one picture at a time.
Topics
Zillow 統計數據房地產市場房價動態Zillow 租金估算
立即體驗 Thunderbit
用人工智慧輕鬆擷取網頁數據,無需任何技術門檻。
提供免費方案
支援繁體中文
目錄
用 AI 擷取資料
一鍵匯出資料到 Google Sheets、Airtable 或 Notion
Chrome Store Rating
PRODUCT HUNT#1 Product of the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