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撥銷售?實用指南、工具與技巧全解析

最後更新於 June 30, 2025

想像一下:你的潛在客戶來源越來越少,網站 SEO 表現雖然穩定,但銷售管道卻始終無法快速擴大。你有很大的成長野心,但「只要網站做好,客戶自然會來」這種想法,現在根本就像在沙漠裡等下雨一樣遙不可及。這時候,主動出擊的外撥銷售(Outbound Sales)就成了救命繩索——不再被動等客戶上門,而是自己主動出擊,一步步創造新機會。

我在 SaaS 和自動化領域混了好幾年,深知外撥銷售往往是企業突破成長瓶頸的關鍵。現在的外撥銷售早就不只是冷電話或亂槍打鳥寄郵件,而是結合數據和科技,讓你能精準鎖定理想客戶、嘗試新管道,還能靠合適的工具大規模推進。當然,我也會聊聊 (我們團隊的驕傲)怎麼在這波外撥銷售新浪潮中發揮威力。但在這之前,先來搞清楚什麼是外撥銷售、為什麼它這麼重要,以及 2025 年你該怎麼駕馭這個趨勢。

什麼是外撥銷售?

簡單說,外撥銷售就是你的團隊主動去聯絡潛在客戶——而不是等他們自己找上門。你不再只是坐等有人點進你的網站,而是主動鎖定目標、研究需求,然後直接聯絡對方——不管是打電話、發郵件、LinkedIn 私訊,甚至傳統信件(沒錯,還是有人這麼做)。

這種方式讓你能更主動掌控銷售管道。你決定要接觸誰、什麼時候聯絡、怎麼客製化訊息。這就像用魚叉釣魚,而不是撒網——外撥銷售讓你能精準鎖定想要的客戶,而不是碰運氣。

外撥銷售 vs. 內撥銷售:有什麼不同?

那外撥和內撥銷售到底差在哪?這裡幫你快速比較:

面向外撥銷售(主動出擊)內撥銷售(被動接觸)
首次聯繫銷售主動聯絡潛在客戶潛在客戶主動表現興趣(填表、下載內容)
名單來源透過研究、資料庫、爬蟲等主動尋找內容、SEO、廣告、推薦等被動獲取
買家意圖初期意願低,需主動激發興趣意願較高,主動尋找解決方案
目標掌控度高——你決定對象、時機、方式低——依賴對方主動接觸
管道冷電話、外撥郵件、LinkedIn、直接聯繫SEO/內容、社群、廣告、網路研討會、推薦
時效性可快速建立管道,但需多次接觸累積較慢,但來的客戶較「溫」
個人化必須高度客製化訊息內容較通用,後續再個人化
可擴展性增加人手或工具即可擴大,品質取決於數據與目標設定隨行銷觸及面擴大,品質取決於行銷策略
舉例SDR 主動致電 CFO、針對特定產業發送銷售郵件潛在客戶下載電子書並預約演示、主動來電

外撥 = 主動出擊。內撥 = 被動回應。兩者沒有絕對好壞,但當內撥成長遇到瓶頸或想開拓新市場時,外撥能讓你主動掌舵。

外撥銷售名單從哪裡來?

這裡才是重點(也是最難的地方)。和內撥不同,外撥銷售需要你主動去找名單。那這些潛在客戶到底去哪裡找?

常見來源:銷售資料庫與其他管道

  • B2B 聯絡資料庫: 像 Apollo、ZoomInfo、Clearbit 這類平台,擁有數億筆商業聯絡資料,包含職稱、公司資訊、郵箱、電話等。你可以依產業、職位、公司規模篩選,匯出最符合你理想客戶輪廓的名單。
  • 專業社群: LinkedIn Sales Navigator 是專業資訊的首選,篩選條件超細緻,重點是用戶會主動更新個人資料。
  • 公司官網與產業名錄: 很多優質名單其實就藏在公司「關於我們」頁、產業協會名錄或展會網站上。
  • 活動與網路研討會: 會議、網路研討會常會公開參加者、贊助商或講者名單。舉例來說,賣資安軟體的話,「雲端安全高峰會」的參展公司名單就是寶藏。
  • 徵才網站: 公司如果在招募和你產品相關職位,通常代表有需求。
  • Google 搜尋與排行榜: 「德州頂尖 SaaS 公司」、「2025 最佳電商品牌」這類榜單隨處可見,是研究的好起點。

outbound1.jpeg

傳統銷售資料庫的限制

我用過各大資料庫,它們確實快速又標準化,但也有不少痛點:

  • 價格高昂: ZoomInfo 一年動輒數萬美金,Apollo 雖然便宜一點,但長期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資料過時或不準確: 人員流動、公司轉型,資料庫很難即時更新。你可能聯絡到早就離職的「行銷副總」。
  • 客製化有限: 想找「參加上海 AI 峰會的 CEO」或「販售永續產品的電商品牌」?很難,資料庫多半只適合大眾需求。
  • 國際資料缺口: 美國資料很完整,但亞洲、拉美等地常常找不到精確聯絡人。
  • 大家都用同一份資料: 你買的名單,競爭對手也在用,潛在客戶會收到一堆重複的推銷。

所以,越來越多銷售團隊開始尋找彈性高、即時又能客製化的名單來源

解鎖新名單:Thunderbit 人工智慧網頁爬蟲

這時候 Thunderbit 就派上用場了——雖然我有點偏心,但真的有理由。傳統資料庫適合標準名單,但如果你想從活動網站抓參加者、從 PDF 抽郵箱、或每天更新徵才網站聯絡資訊呢?

Thunderbit 是一款(也有 ),讓你不用寫程式、只要幾下點擊,就能從任何公開網頁擷取名單。你只要用自然語言告訴它「抓公司名稱、聯絡人、郵箱」,Thunderbit 的 AI 就會自動幫你搞定()。

Thunderbit 如何擴大你的外撥銷售名單來源

有了 Thunderbit,你的名單來源不再受限於別人的資料庫。你可以:

  • 抓取活動參加者、徵才網站、PDF、圖片等資料: 只要網路上有,Thunderbit 幾乎都能擷取。我看過用戶從會議網頁抓名單、從 Google 搜尋結果抽郵箱,甚至從圖片或掃描文件中提取聯絡資訊()。
  • 處理複雜網頁結構: 分頁、子頁面、動態內容?Thunderbit 的 AI 都能自動導航,完全不用寫腳本或設定 CSS selector()。
  • 即時獲取最新資料: 直接從來源網站抓取,避免用到過時聯絡人。
  • 高度客製化名單: 只想要美國 Shopify 店家且有公開郵箱?或是上週在特定論壇發文的 CTO?Thunderbit 讓你精準鎖定任何細分族群。

outbound2.jpeg

Thunderbit vs. 傳統名單工具:快速比較

Thunderbit 和 Apollo、ZoomInfo 有哪些不同?

比較項目Thunderbit 人工智慧網頁爬蟲Apollo.ioZoomInfo
資料來源任何公開網頁,現場即時擷取(無限制)專屬 B2B 聯絡資料庫(固定資料集)專屬 B2B 聯絡資料庫(固定資料集)
資料新鮮度即時——直接從網頁抓取最新資料定期更新,資訊可能有延遲定期更新,可能有過時資料
客製化彈性完全彈性——網路上找得到的條件都能抓受限於資料庫欄位,細分條件有限受限於資料庫欄位,細分條件有限
名單覆蓋範圍全球,只要網路上有資料,小型/在地公司也能抓美國/主要市場強,小公司或部分國家較弱美國/已開發市場強,偏重中大型企業
資料欄位頁面上有什麼都能抓——非傳統資料、郵箱、電話等標準聯絡欄位,部分觸發條件(如募資、技術棧)標準聯絡/公司欄位、組織結構、公司資料、意向數據
易用性無需寫程式,自然語言操作,AI 智能建議搜尋/篩選介面簡單,僅限結構化資料網頁介面搜尋,客製化彈性較低
規模/擴展性可大規模抓取(視網站規則)依方案限制,匯出/速率有限大量名單即時取得(需購買授權),企業級擴展
整合性可匯出至 Google Sheets、CSV、Airtable 等,方便串接 CRM/外撥工具原生 CRM 整合,內建郵件自動化CRM/銷售工具整合,主要作為資料來源

Thunderbit 最大優勢就是隨時隨地抓取公開網頁資料,讓你建立獨一無二的名單;而 Apollo、ZoomInfo 則適合快速取得結構化名單()。實務上,很多團隊會兩者搭配:先用 Apollo 拉大範圍,再用 Thunderbit 補齊細分或缺漏。

外撥銷售流程:從名單到成交

外撥銷售不只是找名單,而是一個多階段流程,把陌生人一步步轉化成客戶。一般流程如下:

  1. 名單蒐集與篩選: 明確定義目標客群,蒐集符合條件的潛在客戶。
  2. 主動聯繫與互動: 透過冷郵件、電話等方式主動接觸。
  3. 資格審查: 判斷對方是否有需求、預算、決策權等。
  4. 預約會議/產品演示: 安排會議或 Demo,深入了解需求。
  5. 持續跟進與培養: 回應疑慮、提供更多資訊,維持互動。
  6. 成交: 談判條件並完成交易。
  7. 售後回饋與優化: 收集回饋,持續優化名單與訊息。

外撥銷售是一個數據驅動的流程——每個階段都要量化、找出瓶頸並持續優化。

outbound3.jpeg

步驟一:用現代工具建立高品質名單

第一步就是打造高品質的外撥名單。我通常這樣做:

  • 定義理想客戶輪廓(ICP): 產業、公司規模、職位、地區等越明確越好,參考現有最佳客戶資料。
  • 善用資料庫: 用 Apollo 或 ZoomInfo 篩選出符合 ICP 的聯絡人,這些工具還能補充郵箱、即時通知更新。
  • 用 Thunderbit 客製化名單: 針對細分或即時名單(如 Shopify 店主、活動參加者、在地商家),Thunderbit 可精準抓取所需資料()。
  • 驗證與分群: 用 LinkedIn Sales Navigator 交叉檢查職位,再用 Hunter、ZeroBounce 等工具驗證郵箱。
  • 重質不重量: 精選且個人化的名單,效果遠勝大而雜的名單。

完成這步後,你就有一份結構化、分群明確的潛在客戶名單,準備展開外撥。

步驟二:自動化外撥與跟進

接下來就是主動聯繫。因為需要大量且持續的接觸,自動化工具就是你的神隊友。

  • 郵件自動化: 用 Smartlead、Lemlist、Instantly.ai 等工具批量發送郵件,設計多步驟跟進流程,還能大規模個人化、追蹤開信/回覆率。
  • 自動跟進: 80% 的成交需要至少 5 次跟進,但 44% 的業務只跟一次就放棄。
  • 大規模個人化: 善用合併欄位、分群內容。個人化冷郵件回覆率高 32%。
  • 最佳發送時機: Instantly.ai 等工具用 AI 優化發信時段,提升送達率。
  • 整合 CRM: 把 Thunderbit 或 Apollo 名單匯入 CRM 或外撥平台,流程無縫接軌。

記得:回覆速度很重要,潛在客戶回信後,最好一小時內回應。

步驟三:數據回饋與策略優化

外撥銷售是長期戰,頂尖團隊都像做科學實驗一樣運作:

  • 追蹤關鍵指標: 開信率(約 20–30%)、回覆率(1.5–5%)、會議預約率(1–3%),找出瓶頸。
  • 優化 ICP: 對回應好的族群加碼,反之則降低優先。
  • A/B 測試訊息: 主旨、開頭、價值主張多版本測試,選出最佳方案。
  • 分析時機: 根據回覆時間調整發信時段。
  • 聆聽質性回饋: 潛在客戶是否誤解你的產品?常見異議是什麼?據此調整話術。
  • CRM 完整追蹤: 不只看回覆,更要追蹤哪些活動真正帶來營收。

外撥銷售是一個持續優化的循環——假設、測試、量化、學習、再調整。

外撥銷售必備工具推薦

以下是我常用的外撥銷售工具組合(及其定位):

名單蒐集與數據:

  • :從任何網站、活動頁、PDF、圖片抓取客製化名單,適合細分或即時名單。
  • :大型 B2B 聯絡資料庫,附互動功能。
  • :高階資料庫,提供公司深度資訊與直撥電話。
  • LinkedIn Sales Navigator:專業資訊細緻搜尋。
  • 郵箱查找/驗證: 、ZeroBounce 等。
  • 名單補充:Clearbit、ZoomInfo Enrich。

外撥與互動:

  • Smartlead:大規模冷郵件自動化,信箱輪替。
  • Lemlist:強調個人化(圖片、影片、專屬頁面)。
  • :AI 優化發信與送達率。
  • :多管道銷售互動平台。
  • CRM:Salesforce、HubSpot、Pipedrive——全程追蹤互動與管道。
  • 電話外撥:Aircall、RingCentral。
  • 預約排程:Calendly、Chili Piper。

分析與優化:

  • 郵件分析:Mailmodo、InboxAlly 監控送達率。
  • 通話錄音:Gong、Chorus 用於銷售教練。
  • A/B 測試:多數外撥平台內建。

重點是整合性——選擇能無縫串接的工具,讓數據流通順暢,減少人工作業。

提升外撥銷售成效的實用建議

外撥銷售既是科學也是藝術。以下是我親身體會的幾個重點:

  • 高度個人化: 提及潛在客戶的具體資訊(像「恭喜你們完成 B 輪融資!」或「很喜歡你最近寫的 AI 倫理文章…」)。即使大規模,也能透過分群與合併欄位做到。
  • 善用社會證明: 提及類似客戶或簡短案例(「我們幫 [類似公司] 3 個月內降低 30% 成本」)。
  • 持續跟進: 不要只聯絡一兩次就放棄,通常要 5 次以上才有回應。訊息與管道要多元。
  • 多管道觸及: 結合郵件、LinkedIn、電話,甚至精準廣告,形成全方位曝光。
  • 分群與客製化: 不要一視同仁,依產業、職位、痛點分群,訊息更精準。
  • 掌握時機: 一般建議週中上午,但還是要根據數據調整。
  • 數據有序管理: CRM 定期清理、更新狀態、移除無效名單。
  • 持續優化: 回顧通話錄音、請同事給郵件建議,團隊分享有效做法。

外撥銷售很辛苦——可能聯絡 100 人只換來 5 個回應、1 筆成交,但只要方法對,成功機率就會大幅提升。

如何衡量外撥銷售成效?

不量化就無法優化。以下是我會追蹤的關鍵指標:

  • 名單量與覆蓋率: 聯絡了多少人?佔目標市場的比例?
  • 郵件開信率: 健康標準約 20%–26%,過低代表主旨或送達有問題。
  • 回覆率: 一般 1.5–4.9%,正面回覆要分開統計。
  • 會議預約率: 1–3% 為不錯的基準。
  • 電話接通率: 電話外撥時,多少通真正接通?
  • 各階段轉換率: 名單 → 回覆 → 會議 → 機會 → 成交。
  • 銷售週期長度: 從首次聯繫到成交花多久?
  • 管道貢獻與 ROI: 外撥帶來多少營收?每筆成交成本?
  • 送達率指標: 退信率(低於 5%)、垃圾郵件投訴。
  • 業務個人活動量: 電話、郵件、LinkedIn 互動次數。
  • 名單品質指標: 是否與決策者對話、提案數量、名單分數。
  • 交接指標: 若 SDR 轉交 AE,要追蹤轉換率與未出席率。

定期檢視這些數據,建立儀表板,和產業標準及自己過去的數據比較。外撥銷售變化很快,但數據驅動才能持續進步。

結語:現代外撥銷售的關鍵

外撥銷售早就從黃頁冷電話進化成數據驅動的成長引擎。在競爭激烈、變化快速的市場,勝出的團隊往往能結合經典原則(了解客戶、訊息有吸引力、持續跟進)與最新工具、持續優化。

最重要的啟示?名單來源的彈性就是一切。 這樣的工具,讓你不再受限於現成名單,能從網路海量資料中發掘新機會。外撥越精準、即時,成效就越好。

外撥銷售同時也要數據導向與堅持不懈。不是每次嘗試都會成功,但一筆外撥成交就可能帶來巨大突破。持續測試、優化,並保持人性化互動,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不管你是剛起步還是想再升級外撥策略,請為團隊配備最佳工具(難找名單就試試 Thunderbit)、用數據制定策略,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外撥銷售依然大有可為——只要用對方法,絕對能帶領企業邁向新高峰。

如果你卡關了,記得:世界上一定有需要你產品的潛在客戶,只是他還沒認識你。主動出擊,和他打聲招呼吧!

想了解更多網頁爬蟲、銷售自動化或自建名單的技巧?歡迎造訪 ,獲取更多一線經驗分享。如果想親自體驗 Thunderbit,直接下載 。祝你銷售順利!

常見問題

1. 什麼是外撥銷售?和內撥銷售有什麼不同?

外撥銷售就是主動聯絡潛在客戶(像冷電話、郵件、社群訊息),而不是等對方主動找上門。和內撥銷售(靠內容、SEO 吸引客戶)不同,外撥讓銷售團隊能主動決定目標、時機與訊息客製化。

2. 外撥銷售團隊可以從哪裡找到高品質名單?

可以從 Apollo、ZoomInfo 等 B2B 資料庫、LinkedIn Sales Navigator、公司官網、徵才網站、產業活動、網路排行榜等取得。若要更細分或即時的名單,像 Thunderbit 這類 AI 工具能從任何公開網頁(甚至 PDF、圖片)擷取聯絡資訊。

3. Thunderbit 如何幫助提升外撥名單開發?

Thunderbit 是無需寫程式的人工智慧網頁爬蟲,能即時從各種網站擷取聯絡資料。它支援高度客製化名單來源,像活動參加者、徵才網站、甚至掃描文件都能抓,非常適合開發冷門或細分市場。

4. 一個成功的外撥銷售流程包含哪些步驟?

通常包括:(1)鎖定與蒐集名單、(2)主動聯繫、(3)資格審查、(4)預約會議或 Demo、(5)持續跟進、(6)成交、(7)售後回饋優化名單與訊息。

5. 有哪些必備工具能提升外撥銷售成效?

完整的外撥銷售組合包含 Thunderbit、Apollo 等名單工具,Smartlead、Instantly 等自動化外撥平台,HubSpot、Salesforce 等 CRM,以及分析工具。整合性與數據品質是流程順暢、可擴展的關鍵。

用 Thunderbit 開啟外撥銷售新局
Shuai Guan
Shuai Guan
Co-founder/CEO @ Thunderbit. Passionate about cross section of AI and Automation. He's a big advocate of automation and loves making it more accessible to everyone. Beyond tech, he channels his creativity through a passion for photography, capturing stories one picture at a time.
Topics
外撥銷售銷售名單名單開發
目錄

立即體驗 Thunderbit

兩步擷取潛在客戶與各類資料,AI 智能驅動。

下載 Thunderbit 免費使用
用 AI 擷取資料
輕鬆將資料匯入 Google Sheets、Airtable 或 Notion
Chrome Store Rating
PRODUCT HUNT#1 Product of the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