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必知的人工智慧數據隱私關鍵統計

最後更新於 May 27, 2025

還記得第一次看科幻片,AI 失控接管世界的劇情嗎?當時只覺得太誇張,沒想到短短幾年,雖然我們還沒被機器人統治,但 AI 的普及速度已經徹底顛覆了數據隱私和資安的生態。身為長年專注 SaaS 和自動化工具開發、現在又是 Thunderbit 共同創辦人,我可以很直接地說:2025 年 AI 數據隱私風險的統計數據,真的讓人瞠目結舌,甚至有點毛骨悚然。

AI 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推動創新、提升效率,甚至幫我們對抗網路威脅;但同時也帶來全新的隱私風險,從影子 AI 到深偽技術,讓資安長和法遵團隊夜夜難眠。不管你在科技、銷售、行銷、房地產還是電商產業,掌握最新的 AI 數據隱私統計,已經不是加分題,而是保護公司、客戶和品牌聲譽的基本功。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5 年 AI 數據隱私領域最關鍵、最震撼的數字。

AI 數據隱私統計:全局概覽

在進入細節前,先快速瀏覽 2025 年最受矚目的 AI 數據隱私統計。這些數字,正是董事會、資安簡報,甚至 LinkedIn 熱門討論的焦點。

如果你還沒被這些數字嚇到,別急,後面還有更精彩的。

AI 如何重塑數據隱私格局

AI 不只是軟體升級,而是徹底翻轉了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儲存方式。就像從腳踏車一口氣進入火箭時代——速度、規模、複雜度全都大幅提升。

數據新戰場

  • 大規模數據收集: AI 系統(尤其生成式模型)需要大量資料,從郵件、聊天紀錄到影像、語音全都不放過。
  • 自動化處理: AI 幾秒內就能分析、分類甚至產生新數據,人工根本追不上。
  • 持久性儲存: AI 模型訓練過程可能「記住」敏感資訊,日後有外洩風險。

AI 專屬的隱私風險

  • 影子 AI: 員工用未經授權的 AI 工具(像是個人 ChatGPT 帳號)處理公司資料。73.8% 的職場 ChatGPT 使用 都發生在個人帳號,而不是企業帳號。
  • 模型投毒: 攻擊者輸入惡意數據,操控 AI 輸出或竊取機密。
  • 資料外洩: 敏感資訊可能透過 AI 輸出、日誌或模型「記憶」意外流出。

這些數字說明:AI 不只帶來新可能,也創造全新風險。使用生成式 AI 的企業比例一年內翻倍,輸入聊天機器人的敏感資料暴增 156%。大家都換了跑車,卻忘了檢查煞車。

AI 資安:新戰場

這裡才是真正的攻防主戰場。AI 不只是防禦者的利器,也是攻擊者的武器。2025 年的資安局勢,像是雙方都用超級電腦下棋。

AI 作為資安防護工具

AI 作為資安威脅

  • AI 驅動的釣魚攻擊: 釣魚郵件自 ChatGPT 推出後 暴增 4,151%,攻擊者用 LLM 生成高擬真誘餌,輕鬆繞過過濾。
  • 深偽詐騙: 金融科技領域的深偽詐騙事件 年增約 700%
  • 惡意軟體與模型攻擊: AI 被用來產生多變型惡意程式,甚至偵測其他 AI 系統的漏洞。

總結來說,AI 在資安戰場上既是盾牌也是利劍,而攻擊者的學習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企業因應:封鎖、限制與規範 AI

如果你曾經想封鎖公司內的 YouTube,卻發現大家還是用手機看貓咪影片,就知道企業要管控 AI 有多難。

封鎖與限制 AI

AI 使用政策

法規影響

結論很明顯:企業正努力追趕 AI 風險,但治理落差還是很大。只有 15% 認為自家 AI 治理「非常有效」

AI 時代的內部威脅與資料外洩

來聊聊伺服器機房裡的大象:內部人員。不管是無心還是故意,人為因素已經成為 AI 資料外洩的最大破口。

內部風險

影子 AI 與資料外洩

資料保護措施

內部威脅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文化和教育的挑戰。以我過去的經驗,團隊總有辦法「繞過」IT 部門偷偷用 AI 工具。

AI 驅動的釣魚、深偽與社交工程

還記得以前釣魚郵件錯字一堆,一看就知道是詐騙嗎?那真是單純的好時代。現在,AI 讓詐騙變得更高明、更難防。

釣魚 2.0

深偽與語音仿冒

公眾憂慮

現在已經不只是垃圾郵件的問題,真假界線越來越模糊,企業和個人都要提高警覺。

AI 模型安全:影子 AI、模型投毒與資料洩漏

AI 模型本身也成為攻擊目標。現在不只要保護資料,連模型本身都要嚴加防範。

影子 AI 與模型激增

模型投毒與資料洩漏

資安投資

如果你還沒投資 AI 模型安全,等於把金庫鑰匙直接放在門口。

人的因素:職場憂慮與技能缺口

AI 不只改變科技,也正在重塑工作、技能和團隊對資安的認知。

職場影響

技能缺口

培訓與變革管理

共識很明確:持續學習才是王道。不進修,就會被淘汰。

重點整理:AI 數據隱私統計帶來的啟示

  1. AI 部署速度遠超資安防護: 企業搶著導入 AI,但資安和治理明顯跟不上。
  2. 數據隱私風險倍增: 影子 AI、內部威脅和模型攻擊帶來新漏洞。
  3. 人為疏失仍是最大破口: 員工(不管有心還是無意)是 AI 資料外洩的主因。
  4. AI 既是威脅也是防線: 釣魚、深偽靠 AI,防禦偵測也靠 AI。
  5. 法規與治理逐步跟上: 未來會有更多禁令、更嚴政策和高額罰款。
  6. 技能與培訓不可或缺: 職場對 AI 樂觀,但人才缺口嚴重,持續進修勢在必行。

實用建議

  • 建立 AI 專屬治理機制: 不要只靠舊有數據政策,應設立 AI 風險委員會、定期審查模型並更新應變計畫。
  • 強化員工教育: 持續投資 AI 風險、釣魚防範和倫理使用的培訓。
  • 監控與控管影子 AI: 部署 DLP 工具、監控 AI 應用流量並落實使用政策。
  • 投資隱私保護型 AI: 探索聯邦學習、差分隱私等技術,守護敏感資料。
  • 平衡創新與安全: 透過安全沙盒和授權工具,讓 AI 安全落地,避免一刀切反而助長影子 IT。

如果你正在找能兼顧自動化和隱私控管的數據工具,歡迎來看看我們在 Thunderbit 的最新進展。我們的 人工智慧網頁爬蟲 Chrome 擴充功能 兼顧效率與資料保護——2025 年,這兩者缺一不可。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如果你和我一樣熱愛數據(或想親自驗證這些驚人數字),以下是本篇引用的重點報告與研究:

想深入了解數據抓取、AI 和網頁自動化,歡迎來 Thunderbit Blog 逛逛。如果你想體驗 AI 如何安全為你所用——不必擔心資料外洩——不妨試試 Thunderbit。只是,別怪我讓你晚上開始睡不安穩。

Shuai Guan
Shuai Guan
Co-founder/CEO @ Thunderbit. Passionate about cross section of AI and Automation. He's a big advocate of automation and loves making it more accessible to everyone. Beyond tech, he channels his creativity through a passion for photography, capturing stories one picture at a time.
Topics
AI 統計數據AI 數據隱私人工智慧
目錄
AI 數據隱私統計:全局概覽
AI 如何重塑數據隱私格局
AI 資安:新戰場
企業因應:封鎖、限制與規範 AI
AI 時代的內部威脅與資料外洩
AI 驅動的釣魚、深偽與社交工程
AI 模型安全:影子 AI、模型投毒與資料洩漏
人的因素:職場憂慮與技能缺口
重點整理:AI 數據隱私統計帶來的啟示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立即體驗 Thunderbit

兩步擷取潛在客戶與各類資料,AI 智能驅動。

下載 Thunderbit 免費體驗
用 AI 擷取資料
輕鬆將資料匯入 Google Sheets、Airtable 或 Notion
Chrome Store Rating
PRODUCT HUNT#1 Product of the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