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高回覆率的主動聯繫郵件範本

最後更新於 September 10, 2025

要讓對方回覆你的主動聯繫郵件,有時真的比中樂透還難——甚至你都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買到彩券。在銷售、合作或招募這些領域,大家應該都發過那種完全沒下文的信。數據也很誠實:B2B 冷郵件的平均回覆率只有 ,B2C 也差不多。難怪很多商務人(包括我自己)按下「發送」後,只能默默等,等到天荒地老。

不過好消息是:要寫出能讓人回覆的主動聯繫郵件範本,其實不用什麼文案天分,也不是靠「神奇」主旨。重點在於結合數據、個人化,還有聰明的自動化流程——像 這種現代工具,能幫你抓到真實脈絡,還能自動化那些可以自動化的步驟(但人味還是要留著)。這篇指南會帶你跳脫罐頭信模板,教你怎麼用數據和溫度打造大規模個人化郵件,讓回覆率真的有感提升。

為什麼大多數主動聯繫郵件模板都失敗?

老實說,我以前也用過網路上那些「直接套用」的模板。你一定看過:「Hi [First Name],我在網路上看到你的資料,想和你聯繫……」理論上沒問題,實際上卻常常石沉大海。為什麼會這樣?

1. 缺乏脈絡: 大部分模板完全沒顧慮收件人的真實情境,沒提到最新動態、職務異動或痛點。對方一看就知道是罐頭信。

2. 沒有真正個人化: 個人化不是只換個名字或公司,而是要讓對方感覺你真的做過功課。不然信看起來就像垃圾郵件,很容易被標記。

3. 資料不足: 沒有即時、正確的資料,內容就容易過時或沒重點,信任感直接歸零。

4. 觸發垃圾郵件過濾: 常見模板用語很容易被垃圾郵件系統擋下來,例如「希望這封信找到你一切安好」或「僅此跟進」等 ()。

5. 一體適用的思維: 每個人都用同一套模板?這只會讓互動率更低。最有效的外聯郵件,即使大規模發送,也要讓收件人覺得這封信是專屬於他的。

結果: 多數團隊的回覆率都卡在個位數,甚至很多信根本沒被打開。根據 統計,只有約 8.5% 的冷郵件會被回應,真的很讓人洩氣。

數據驅動的主動聯繫郵件範本有多強大?

那到底什麼樣的郵件能脫穎而出、真的收到回覆?關鍵不只是文筆,而是數據

數據驅動的範本會根據收件人的真實資訊:職稱、公司最新動態、產業趨勢,甚至是他們參與的產品發表等,讓郵件內容變得即時又貼切。

The ROI of Automating Hotel Sales Lead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 visual selection.png

為什麼數據這麼重要?

  • 相關性: 提到最新事件(像「恭喜你們完成 B 輪融資!」)能讓對方感受到你有在關注他們。
  • 建立信任: 精準細節讓對方相信你真的做過功課,更願意互動。
  • 大規模個人化: 有了正確數據,即使一次寄出幾百封信,也能做到真誠個人化。

Thunderbit 就是為這個需求而生。透過 ,你可以快速從網站、名錄、社群媒體抓取聯絡資訊、職稱、最新動態和產業關鍵字。這樣你的外聯名單不再只是 email 清單,而是充滿個人化潛力的資料庫。

實際應用:數據驅動的外聯

假設你要聯繫 SaaS 公司的行銷主管。你可以在開頭提到:

  • 他們最新的部落格文章或新聞稿
  • 最近的職務異動或升遷
  • 跟公司有關的產業新聞
  • 你用 Thunderbit 子頁面爬取發現的痛點

這不是空談——顯示,個人化、數據驅動的郵件,回覆率可以比一般模板高出 2–3 倍。

AI + 個人化:突破「一體適用」的模板

以前的個人化就是信頭加個「Dear [First Name]」。現在,則是把公司名稱、痛點、最新動態等真實細節動態插入每封信。AI 讓這一切變得可以規模化。

AI 如何強化個人化?

  • 動態欄位: AI 能自動抓公司名稱、職稱、產業關鍵字等資訊。
  • 情境洞察: 透過 Thunderbit 的子頁面爬取功能,能提取公司網站或 LinkedIn 上的最新消息、產品發表,甚至直接引用內容。
  • 半自動化客製: AI 幫你大規模個人化,但你還是可以掌控語氣和內容。

Thunderbit 的子頁面爬取就是一大突破。你可以批量爬公司資料,讓 Thunderbit 自動瀏覽「關於我們」、「新聞」等子頁面,抓取相關細節。這樣你的郵件就能提到最新獲獎、新辦公室啟用或產品上線——省下超多人工查找時間。

小技巧: 最有效的外聯,是自動化和人性化的結合。用 AI 幫你收集和插入細節,但記得檢查語氣和內容有沒有貼切。

打造你的數據基礎:用 Thunderbit 收集聯絡人與脈絡

screenshot-20250801-172458.png

來點實作。以下是怎麼用 Thunderbit 建立高價值外聯名單:

步驟 1:鎖定目標對象

  • 明確定義理想收件人(像「加州 SaaS 公司的行銷副總」)。
  • 準備一份網址清單,可能是 LinkedIn 個人頁、公司網站或名錄頁面。

步驟 2:用 Thunderbit 抓取聯絡與脈絡資料

  • 在 Chrome 開啟
  • 貼上網址清單或直接瀏覽名錄頁。
  • 點選 AI 建議欄位,Thunderbit 會自動掃描頁面,推薦「姓名」、「職稱」、「公司」、「最新消息」、「產業」等欄位。
  • 如果想要更深入脈絡,使用 子頁面爬取,從「關於」、「新聞」、「招募」等頁面抓取資訊。
  • 把資料匯出到 Google Sheets、Excel、Notion 或 Airtable。

步驟 3:整理與優先排序

  • 依據相關性排序(像近期獲得融資的公司、剛升遷的聯絡人)。
  • 標記高價值的個人化訊號,這些會成為郵件模板的動態欄位。

最佳實踐: 保持資料乾淨、去除重複聯絡人,並隨時檢查正確性。更多資料整理技巧,參考

打造高回覆率的主動聯繫郵件模板結構

有了豐富的數據,接下來就是把它轉化成高回覆率的郵件模板。以下是高效外聯郵件的結構:

高回覆率模板的關鍵元素

  1. 個人化主旨
    • 提到收件人公司、最新動態或共同人脈。
    • 例:「恭喜 [Company] 新產品上市!」
  2. 吸睛開場
    • 指出具體細節:「看到 [Company] 剛進軍奧斯汀,真的很厲害!」
    • 避免制式開場(像「希望這封信找到你一切安好」)。
  3. 貼切的價值主張
    • 連結對方現況:「考量你們最近擴張,想和你分享……」
  4. 明確、易行動的 CTA
    • 讓對方容易回應:「下週有空聊聊嗎?」
  5. 人性化語氣
    • 保持對話感,簡單明瞭,避免行銷術語。

範本架構參考:

1主旨:[個人化亮點—如「看到 [Company] 上新聞!」]
2Hi [First Name],
3我注意到 [Company] 最近 [插入動態細節:如「推出新 AI 功能」]。身為 [產業/職務] 的一員,想和你分享 [你的價值主張]。
4我們曾協助 [相關公司/產業] 團隊達成 [具體成果]。下週有空聊聊,看是否適合你們嗎?
5Best,
6[Your Name]

個人化重點: 主旨、開場、價值主張,甚至 CTA(像提到最新事件或痛點)。

自動化與規模化:將模板整合進 CRM 與郵件工具

個人化很重要,但你不會想整天複製貼上。以下是怎麼兼顧效率和溫度:

流程建議

  1. Thunderbit: 抓取並結構化聯絡/脈絡資料。
  2. 模板: 建立含動態欄位的郵件(像姓名、公司、最新消息)。
  3. CRM/郵件工具: 匯入名單到 HubSpot、Outreach、Mailshake 等平台,利用郵件合併功能自動插入個人化細節。
  4. 發送與追蹤: 排程發送、監控開信/回覆,並自動跟進。

常用工具: HubSpot、Salesforce、Outreach、Mailshake、Lemlist、Yesware 等都支援大規模個人化郵件。

小提醒: 發送前一定要預覽郵件,即使自動化,也要檢查語句流不流暢、細節對不對。

持續優化:測試與迭代你的模板

沒有哪個模板一開始就完美。最強團隊都把外聯當成持續優化的實驗:

  • A/B 測試主旨: 嘗試不同切入點——最新消息、職稱、痛點等。
  • 測試個人化訊號: 提到融資消息和產品發表,哪個回覆率高?
  • 追蹤數據: 監控開信率、回覆率、轉換率。用 CRM 或簡單儀表板觀察趨勢。
  • 快速調整: 有了 Thunderbit 的即時數據,每週都能測試新訊號,不用等到季度才調整。

最佳實踐: 一次只改一個變數,樣本量要夠,沒回應的對象記得再跟進(有時只是時機不對)。

實作教學:打造數據驅動、個人化的主動聯繫郵件範本

整合以上內容,以下是用 Thunderbit 打造高效郵件範本的步驟:

步驟 1:定義目標對象與目標

  • 依產業、職務、近期動態等分群。
  • 設定明確目標(預約通話、獲得回覆、分享資源等)。

步驟 2:用 Thunderbit 收集並豐富聯絡資料

  • 利用 Thunderbit 從相關來源抓取聯絡與脈絡資訊。
  • 善用子頁面爬取,取得更深入的個人化訊號。

步驟 3:建立模板架構

  • 撰寫含動態欄位的郵件。
  • 例:「Hi, First Name, 我看到 Company 剛剛 Recent News……」

步驟 4:用 AI 與數據自動填充個人化內容

  • 用 Thunderbit 的 AI 功能自動填入公司名稱、職稱、最新消息或痛點。
  • 檢查語氣和內容有沒有貼切。

步驟 5:測試、發送並追蹤成效

  • 設定 A/B 測試(主旨、開場、CTA)。
  • 在 CRM 或郵件工具中追蹤表現。
  • 根據成效持續優化。

想了解更多細節? 請參考 或我們的 觀看逐步教學。

結論與重點整理

要寫出高回覆率的主動聯繫郵件範本,重點不是找到「完美」腳本,而是結合數據、個人化和聰明自動化。我的經驗總結如下:

  • 制式模板沒有效果。 個人化和脈絡是必備條件。
  • 數據是你的秘密武器。 善用 Thunderbit 等工具,大規模收集並豐富收件人資訊。
  • AI 讓個人化規模化。 動態欄位和子頁面爬取,讓大批郵件也能貼近對方需求。
  • 流程設計很重要。 整合數據、模板和 CRM/郵件工具,打造高效可追蹤的外聯流程。
  • 持續優化。 不斷測試、學習、調整模板,才能越做越好。

準備好跟複製貼上的外聯說再見了嗎?,開始打造你的數據驅動外聯流程,見證回覆率的提升。更多技巧和深度解析,歡迎來 逛逛。

用 Thunderbit 體驗 AI 驅動的外聯新境界

常見問題

1. 為什麼大多數主動聯繫郵件模板都沒人回?

大多數模板太制式,缺乏真正的個人化,也忽略收件人脈絡。沒有相關數據,內容就像垃圾信,很容易被忽略或過濾掉。

2. 數據驅動的個人化如何提升回覆率?

郵件如果能提到真實細節(像職稱、最新消息、產業痛點),就更貼近對方需求和信任感,回覆率可以提升兩到三倍。

3. Thunderbit 是什麼?如何幫助外聯郵件?

Thunderbit 是一款人工智慧網頁爬蟲,能幫你從網站、名錄、社群媒體抓取聯絡資訊和脈絡,並結構化資料,方便郵件個人化。

4. 可以大規模自動化個人化外聯嗎?

當然可以!結合 Thunderbit 的資料匯出和支援郵件合併的 CRM/郵件工具,就能批量發送個人化郵件,同時保有真誠感。

5. 郵件模板要多久更新、測試一次?

建議定期調整!利用 Thunderbit 的即時數據,測試新個人化訊號、A/B 測試主旨和開場,每幾週就優化一次,效果最好。

延伸閱讀:

Shuai Guan
Shuai Guan
Co-founder/CEO @ Thunderbit. Passionate about cross section of AI and Automation. He's a big advocate of automation and loves making it more accessible to everyone. Beyond tech, he channels his creativity through a passion for photography, capturing stories one picture at a time.
Topics
主動聯繫郵件郵件格式郵件範例冷郵件範本
目錄

立即體驗 Thunderbit

兩步驟快速擷取名單與各類資料。AI 智能驅動。

立即取得 Thunderbit 免費體驗
用 AI 擷取資料
一鍵匯出資料到 Google Sheets、Airtable 或 Notion
Chrome Store Rating
PRODUCT HUNT#1 Product of the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