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就業數據全解析:招募趨勢與未來展望

最後更新於 May 26, 2025

幾年前,如果有人跟我說「提示工程師」會變成正式職稱,或者《財富》500 強企業幾乎都在搶 AI 人才,我大概只會問你最近是不是看了什麼科幻小說。但到了 2024 年,AI 就業市場的數據已經徹底顛覆了招聘、薪資,甚至「工作」這個詞的定義。身為長期投入自動化和 AI 工具開發的人(也常常要跟爸媽解釋我到底在做什麼),我對 AI 職場的急速變化既驚訝又興奮——這不只影響企業和求職者,更關係到每一個不想被時代淘汰的人。

那麼,最新的 AI 就業數據到底透露了什麼?哪些領域機會最多?哪些技能最搶手?我們又該怎麼搭上這波浪潮,而不是被它沖走?泡杯咖啡(或直接叫上你最愛的 LLM 聊天機器人),一起來看看數據、趨勢,還有 AI 職場的未來藍圖。

AI 就業數據一覽:改變勞動市場的關鍵數字

先來一波重點數據,感受一下 AI 就業熱潮的威力:

  • 美國 AI 職缺自 2018 年以來成長近 4 倍 ()。
  • AI 相關職位現已佔美國所有職缺約 2%,2018 年時僅 0.5% ()。
  • 生成式 AI 職缺一年內暴增 170% ()。
  • 美國機器學習工程師平均年薪約 15 萬美元,年增長率 14–15% ()。
  • AI 技能職位的薪資比同類職缺高出 20–25% ()。
  • 醫療與零售業的 AI 職缺自 2020 年分別成長 40% 與 35% ()。
  • 加州擁有全美 19% 的 AI 職位,華盛頓特區現為第二大 AI 樞紐 ()。
  • 50% 的美國雇主表示難以找到合格的 AI 人才 ()。
  • 28% 的美國在職者已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 AI ()。
  • 世界經濟論壇預估 2027 年前,全球 AI 與機器學習職位將增長 40% ()。

不管你是老闆、求職者,還是單純想跟上時代,這些數字都不是冷知識,而是新時代的職場現實。

AI 職缺激增:市場成長有多快?

還記得以前「AI 工作」只屬於科技巨頭或實驗室博士嗎?現在,AI 已經無所不在,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

2018 到 2024 年間,美國 AI 相關職缺佔總職缺比例成長約 21% ()。數量上,自 2018 年以來幾乎成長四倍,2020 到 2024 年間更暴增 38% ()。即使 2022–2023 年科技業整體招聘低迷,AI 職缺卻逆勢成長 +42% (),而 IT 職缺總體卻下滑 31%。

更誇張的是,現在每五個新軟體開發職缺中,就有一個跟 AI 有關 ()。對開發者來說,AI 已經不是「加分項」,而是基本門檻。

而且這股熱潮不只在美國。世界經濟論壇預測,到 2027 年,全球 AI 與機器學習專家職位將增長 40% ()。換句話說,AI 就業火箭還沒打算減速。

哪些產業引領 AI 就業熱潮?機會在哪裡?

AI 工作早就不是矽谷的專利。需求正以驚人速度擴散到各行各業,以下是主要戰場:

軟體與 IT

依然是主力,軟體與 IT 公司大量招募 AI 研究員、機器學習工程師、產品經理。每四個新科技職缺中,就有一個要求 AI 技能 ()。雲端運算與大數據尤其熱門,帶動 AI 雲端架構師、MLOps 工程師等職位需求。

醫療產業

醫療領域是 AI 創新的熱點。醫院與健康科技新創積極招募從診斷演算法到個人化醫療的各類人才。醫療業 AI 職缺自 2020 年起成長 40% ()。如果你同時懂數據科學與醫療,這正是你的舞台。

金融與銀行

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積極運用 AI 於詐欺偵測、風險建模、演算法交易。金融業 AI 職位薪資通常相當優渥,尤其是能結合技術與產業知識的人才。

零售與電商

零售業利用 AI 進行庫存管理、個人化行銷等。零售業 AI 職缺自 2020 年起成長 35% ()。那些精準推薦商品的背後,往往就是愛逛街的數據科學家。

製造與汽車

預測性維護、品質控管、自駕車等應用讓底特律不再只是汽車重鎮,更是 AI 熱點。

專業服務與顧問

顧問公司積極招募 AI 顧問與「生成式 AI 顧問」。管理顧問職位現已佔所有 GenAI 相關職缺約 12.4% ()。能夠連結技術與商業的人才炙手可熱。

教育、能源等其他產業

大學、能源公司,甚至中小學也開始招募 AI 相關人才。無論你熱愛教學還是想用 AI 優化電網,都有發揮空間。

AI 就業成長的推手:背後的關鍵動力

AI 職場為什麼這麼火?不是單純話題炒作,這些才是真正的驅動力:

雲端運算與 AI 職缺數據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雲端平台讓 AI 普及到各種規模的企業。Gartner 預估 2025 年前,65% 企業將導入雲端 AI 解決方案 ()。這讓中型企業也開始招募 AI 工程師與架構師。

雲端 AI 也帶動遠端與分散式團隊——你可能在俄亥俄州就能找到「雲端 ML 專家」的職缺,不必非得去矽谷。

生成式 AI 帶來的新職缺

「生成式 AI 革命」(像 ChatGPT、DALL-E 等)創造了全新職業類型。生成式 AI 開發職缺 2022–2024 年間成長 50% ()。提示工程師、GenAI 顧問、AI 政策顧問等新職位需求大增。

而且不只是新職缺,許多既有職位也在轉型。內容創作者、行銷人員、甚至律師都被期待熟悉 AI 工具。

AI 研發投資大幅成長

錢流到哪,工作就在哪。2024 年美國私人 AI 投資達 1090 億美元 (),是中國的 12 倍。這推動了研究、創業與企業創新實驗室的人才需求。企業投資 AI,就需要人來建構、部署與管理系統。

AI 薪資行情:AI 專業人才賺多少?

來聊聊大家最關心的數字:

  • 機器學習工程師:年薪 13–17 萬美元,中位數約 15 萬 ()。大公司加上股票或獎金,總薪資可超過 25 萬。
  • 數據科學家:11–14 萬美元,深度學習或 NLP 專家更高。
  • AI 研究科學家:20 萬美元以上很常見,尤其在頂尖實驗室或新創公司。
  • 提示工程師與 AI 倫理專家:新興職位,六位數薪資已成常態,有些合約甚至超過 25 萬美元。
  • 薪資溢價:具備 AI 技能的職位,比同類職缺高出 20–25% ()。

為什麼薪資這麼高?很簡單:需求遠大於供給。企業為了搶人才,願意開出高價。

新興 AI 職位:不只數據科學家

還記得「數據科學家」曾經是最夯職稱嗎?現在的 AI 職場不只更多元,也更有趣(派對上解釋起來也更吸睛)。

  • 提示工程師:專門設計生成式 AI 模型的提示語。
  • GenAI 顧問:協助企業導入與擴展生成式 AI。
  • AI 倫理顧問/AI 治理主管:確保 AI 合規、透明且負責任。
  • 人機互動設計師:讓 AI 工具更易用、直覺。
  • AI 政策顧問:協助企業因應日益複雜的 AI 法規。
  • 對話式 AI 設計師:設計客服聊天機器人的對話流程。
  • AI + 領域混合型人才:如法律 AI 專家、醫療 AI 分析師、人資 AI 顧問等。

共通點?跨領域能力。頂尖 AI 人才不只懂技術,還能結合產業知識、溝通力和好奇心。

技能缺口:AI 職缺難補的挑戰

但現實是:約 50% 美國雇主表示難以找到合格 AI 人才 ()。人才荒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為什麼會缺人?

  • 經驗缺口:現代 AI 發展時間短,具備 5–10 年產業經驗的人才極少。
  • 技能落差:AI 不只是寫程式,還需要數學、統計與產業知識。不是每個工程師都能無縫轉型。
  • 多元性與地理分布:AI 人才集中在特定城市與族群,但遠端工作正逐漸改變這一點。

最搶手的技能與證照

  • 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
  • 雲端 AI 平台(AWS、Azure、Google Cloud)
  • 數據工程與 MLOps
  • 自然語言處理(NLP)
  • AI 倫理與政策
  • 產業專屬 AI(醫療、金融等)

想進入這個領域,建立實戰作品集(像 GitHub、Kaggle 或開源貢獻)往往比學歷更有說服力。

AI 職缺地圖:全球熱點與趨勢

美國仍是 AI 就業的領頭羊,但全球版圖正在快速變化。

美國

  • 加州:依然是核心,全美 19% AI 職位集中於此 ()。
  • 華盛頓特區都會區:現為第二大樞紐,佔 12.7% AI 職位,受惠於聯邦機構與國防產業 ()。
  • 德州與華盛頓州:奧斯汀、西雅圖、達拉斯等地成為新興熱點 ()。
  • 紐約、波士頓、芝加哥、亞特蘭大:AI 職缺成長強勁,與金融、醫療、學術等產業密切相關。

全球

  • 歐洲:成長迅速,但受限於法規與科技產業規模。
  • 亞洲:中國、印度 AI 畢業生眾多,但頂尖研究人才多流向美國。
  • 英國:AI 職缺佔比五年內成長 21% (),但總量仍小於美國。

遠端工作也正在重塑地圖——AI 職位不再只集中於少數大城市。

未來展望:AI 就業數據的下一步

未來會怎樣?專家們這麼看:

  • AI 與機器學習專家職位預計 2027 年前增長 40% ()。
  • Gartner 預測 2025 年前,AI 將在全球創造 200 萬個淨新增職位 ()。
  • 麥肯錫估計 2030 年前,美國將有 1200 萬人需轉職因應 AI ()。
  • 生成式 AI 預計 2030 年前可自動化美國平均工作內容的 30% ()。
  • 未來大多數工作都將需要基本 AI 素養——就像 90 年代的 Excel 一樣。

總結來說:AI 將持續改變就業市場,創造新機會,也要求我們——無論是雇主還是員工——不斷學習與調整。

AI 就業數據重點整理

這裡是你下次開會、面試或家庭聚餐的速讀重點:

  • AI 職缺成長爆炸,短期內不會停歇。
  • 薪資高,AI 技能的薪資溢價確實存在。
  • 人才短缺嚴重——提升技能與創新招聘勢在必行。
  • 生成式 AI 創造新職位,也改變既有職能。
  • AI 職缺正擴散到各產業與地區,不再侷限於科技重鎮。
  • 雲端普及與龐大研發投資推動需求。
  • 未來大多數工作都需具備基本 AI 能力。
  • 擁抱 AI,無論你是開發、管理還是與 AI 共事,前景都很光明。

參考資料:權威 AI 就業統計來源

想深入研究,以下是本文引用的權威來源:

想獲得更多 AI、自動化與生產力洞見,歡迎造訪 ——我們持續探索 AI 與未來工作的交集。

Shuai Guan
Shuai Guan
Co-founder/CEO @ Thunderbit. Passionate about cross section of AI and Automation. He's a big advocate of automation and loves making it more accessible to everyone. Beyond tech, he channels his creativity through a passion for photography, capturing stories one picture at a time.
Topics
AI 就業AI 就業統計
立即體驗 Thunderbit
用 AI 輕鬆擷取網頁資料,無需任何技術門檻。
提供免費方案
支援繁體中文
目錄
用 AI 擷取資料
輕鬆將資料匯入 Google Sheets、Airtable 或 Notion
Chrome Store Rating
PRODUCT HUNT#1 Product of the Week